close

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工商時報【顏嘉南】

澳洲南部的馬拉林加半個世紀前被當作核子試爆場,現今卻成為最新的觀光景點。

■At Maralinga, a deserted former military base in the Outback, visitors are given an unusual welcome: Don't stay too long and never, ever dig.

澳洲昔日的核子試爆場馬拉林加(Maralinga)轉型為旅遊景點,2015年4月起開放一般民眾參觀,導遊馬修(Robin Matthews)半開玩笑的表示:「別待太久,也別亂挖。」

想參觀核子試爆場需要一點過人的勇氣和冒險精神。馬拉林加周圍矗立將近2,000個警告標誌,上面還畫有禁止升火露營的圖示。白天毒辣的陽光讓該地的溫度飆高至40多度,還有潛伏在灌木叢的澳洲致命毒蛇棕蛇,在暗處虎視眈眈,伺機而動。

馬修戲謔的說,「我都告訴遊客地洞裏的兔子在夜裏會發光。」

暌違半世紀 再度開放

馬拉林加終止原子彈試爆近半個世紀後,該地區才再度對一般民眾開放。澳洲政府耗費多年時間,並投下巨額資金清理幅射汙染,才宣布馬拉林加已經沒有危險性,可供大眾參觀。

2014年澳洲政府將馬拉林加交還給土地最初的所有人-澳洲原住民,希望他們集思廣益為這片廣大的土地開發用途,原住民最終決定在此發展觀光業,並指派原住民女常用英文會話 1000 句婿馬修擔任發言人和馬拉林加史上首位導遊。and 文法

澳洲擁有不少讓觀光客趨之若鶩的知名景點,例如大堡礁和雪梨的邦迪海灘,馬拉林加與這些旅遊勝地爭奪觀光財,勢必得費一翻工夫,必須想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口號,好吸引遊客上門。

原住民最後提出:「這裏不是哈薩克或是內華達州,而是馬拉林加。」他們有意讓馬拉林加與前蘇聯和美國的核子試爆地齊名。

58歲來自雪梨的渥爾(台北英文家教老師James Wall)打趣說:「我想要在核爆中心點讓我的手表吸收點能量,讓它每天晚上都能發光發亮,照亮我人生往後的每一天。」

51歲的渥爾太太(Gillian Wall)說:「我們夫妻倆都非常想來這裏參觀。」在政府機構擔任檔案保管員的渥爾太太表示,馬拉林加黑暗的過去和清理核汙的辛苦歷程,全都受到妥善保存。

渥爾夫婦是馬修預期的典型馬拉林加遊客:喜歡深入偏遠角落的四輪傳動車愛好者,也是被澳洲人稱為「灰色遊牧民族」的退休人士。渥爾夫婦這次計畫用6周的時間橫越澳洲內陸1,000哩,他們算好時間要當馬拉林加的第1批遊客。

1956年至1963年間,英國政府在澳洲同意下,利用飛機或熱氣球在馬拉林加投下7顆原子彈,其中一顆釋放出巨大能量,比二戰時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威力更大。澳洲原住民將核爆產生的蕈狀雲稱為「黑霧」。

澳洲政府背書 輻射量極低

雖然原住民亟力爭取政府歸還馬拉林加,但仍然有一些人不願再踏上這塊土地。馬修表示,「他們將此地視為不祥之地,並稱其為惡魔的故鄉。」

馬修為消除潛在觀光客對馬拉林加的輻射顧慮,還請「澳洲輻射保護和核子安全局」簽發保證信,上面載明「估計曝露率和潛在輻射量非常低」。

同行的遊客伍德(Geoff Wood)表示,「我們在距離核爆中心點約200公尺的地方吃東西,我希望這裏的輻射量不會影響人體健康,10年後可以再來問我一次!」


9D7B2DC48C275E25
arrow
arrow

    d39fr7bn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